回到主页

【刘言扉语】社会办医做好这几点,一样能够逆势突围

· 院长必读,刘言扉语
Section image

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副会长余小宝此前曾表示:近年来已有2000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。民营医院市场洗牌提速。当下有些仍可维持收支平衡、略有盈余的医院,也不排除投资人有脱手的想法,但有“接盘”意愿者似乎不算多。面对如此窘境,社会办医如何才能逆势突围呢?

一、科室做两个闭环,用长处促进长处

目前凡是缺乏特色、人员冗杂的医院发展最为艰难,综合医院恰恰同时符合这两个特点。缺乏诊疗特色就是和所有的医疗机构竞争,医院品牌很难树立;人员冗杂无形中增加了医院成本,抗风险能力会骤降。社会办医想要逆势突围,必须先做单病种闭环,再做科室闭环。

所谓单病种闭环,就是按照单病种的发展程度,结合医院级别,覆盖不同程度的治疗方案。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,给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建议,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经济情况进行选择,避免单一诊疗导致的匹配不佳或患者流失。只要单病种闭环能成立,即能做为医院的优势病种。

所谓科室闭环,就是按照单病种的发展程度,结合会诊需要,覆盖不同专业的科室配置。医院要根据优势病种需要增加科室配置,配置科室主要是为优势病种做服务,其次是开展常规诊疗。这样医院专科特色才能成立。

很多医院想做专科特色,盲目增加不具备单病种闭环的新科室,陷入了补短板的误区,导致科室越来越多、团队越来越大,成本越来越高,最终导致人才物力分散、科室发展困难、专科建设失败。

二、运营做两个围绕,用信任解决信任

运营方法千千万,不做分类难上难。社会办医做运营要做好两个围绕,一是C端客患,二是B端渠道。所有方法无非是针对这两种,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精准分类和匹配,很多方法会彼此矛盾、适得其反。

机构增多,人口降低,所有行业都进入到了存量客户时代。医院与其想方法增加新客患,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老客患的服务提质上。C端以职工背后的亲属关系网和老客患为核心,设计运营模式,完善服务闭环、提高诊疗效果、锁定客患忠诚度。

传统的渠道运营是索取,新型的渠道运营是赋能。B端以差异化、进阶式的医疗机构为核心,设计运营模式,梳理赋能方案,解决渠道及背后的患者信任。在此基础上,做好分级分类,通过医联体或连锁模式,开展深入协同。

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机构的运营方法并不合法,有些是病毒裂变的传销套路,有些是会员掩盖的低价引流,有些是合作性质的非法医托,医院一定要仔细甄别。目前医疗机构众多,发展良莠不齐。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,结合市场环境进行运营模式设计,不要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。别人都在用的方法不是方法,而是经验,用的好了也只是拉平起跑线,用的不好还有副作用。

三、院长做两个转变,用升级推动升级

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,而三年疫情则推动懒人经济的发展。

破局,从认知升级开始。有些院长忙于院内的工作,很少走出医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,思维和认识已经被局限在已有的环境中。在目前全球经济下行和行业竞争激烈的当下,社会办医的院长更应该走出去,跳出原有的框架,升级原有的思维,才能找到医院发展的新路子。

医院想要患者走进来,一定要让基础医疗服务走出去,开门办院,守株待兔的时代已经不在。公立医院都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了,有些社会办医还在等患上门,竞争力从哪里来?天上不会掉馅饼,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。

思维不升级找不到方向,方式不升级等不来患者。

四、管理做两个坚持,用人性影响人性

医院要做两个坚持:一是合规办院、合法行医,合情服务、合理收费;二是以职工为中心,以疗效为重点;

合规办院、合法行医是社会办医的护身符。前几天,重庆两家民营医院涉嫌骗保3.3亿元,警方共抓获嫌疑人143人。这里面全员参与,管理、医生、护理部、检验科多科室协同骗保,可惜没有用对地方,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。

相对公立医院,社会办医有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优越性,要针对客患画像,制定分等级分层次的服务与收费标准,以满足多层次客患的健康与诊疗需求。目前,很多医院都在寻找高质量服务的自费项目,值得注意的是,基层医院及医保支付依赖较高的医院并不适合。

社会办医要以职工为中心、以疗效为重点,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。职工是医院的第一批客户,把他们服务好,他们才能传播医院的正面信息。如果医院薪资发放不到位、排班不合理、绩效不科学,最终导致职工在患者身上找到发泄出口,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肯定会越来越差。如果职工离职,负面增多,还会影响医院后续招聘。

坚持用医者的良知解决患者的痛苦,用共情的姿态体会职工的不易,这样的医院团队会越来越稳定,患者评价也会越来越高。

五、投资做两个统筹,用价值带动价值

医院投资方面,无论是新建还是收购,投资人要做好市场需求与唯一性之间的统筹、资产配置与现金流之间的两个统筹。

近年来,医院投资回报周期逐年拉长,投资要做好深入的市场调研,拟新建区域是否有足够的人口支撑、是否有相关的产业配套,是否有便捷的交通基础,如果这些都满足那就要看是否有已在运营的医疗机构,他的运营状况如何,门诊量住院量如何,医保和自费比例分别有多少,哪些科室患者多等等;如果是收购医院,还要明确原投资人为何要出手,是否有股权纠纷,出手后计划做什么,医院是否发生过重大医疗事故且被公众悉知,债务债权、物业产权是否清晰,租赁物业期限、剩余期限、租赁条款是否完善,是整体出手还是物业出手,

原有团队技术力量如何、社会评价怎么样等等。这样才能做好新建医院的诊疗定位,而唯一性是定位中最关键的核心。医院投资,资产配置很重要,既要满足诊疗需要,又要兼顾足以支撑运营的现金流。近些年很多大型医院倒闭,根本原因都是现金流出现了问题。

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投资,投资人做好两个统筹,才能让有价值的医院变得更有价值。

Section image